“一地鸡毛”,江南愤青用这四个字形容当下野蛮生长的现金贷的未来。
在2016年,以现金贷为主流的消费金融超越P2P,从风投处募集的资金占整个金融业融资额的7成。2017年Q1,消费金融更是成为金融行业融资次数唯一正增长的细分业态。在消费金融公司,现金贷业务占据主流,如宜人贷、二三四五、信而富。资本催热的现金贷业务,很快遭遇了强监管政策,面临银行业金融机构批量且低利率的资金竞争,其合规性和盈利空间均遭质疑,未来前景堪忧。
强监管风暴
今年4月,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现金贷无监管套利的红利期结束,市场进入强监管状态。这份文件提出,现金贷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随后,《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出台,主要针对以下四点:一是平台利率畸高,年化利率超36%;二是实际放款金额与借款合同金额不符;三是无抵押,期限短;四是依靠暴利覆盖风险,暴力催收。
在出台了一些政策后,银监会表明上没有采取针对现金贷平台的清理整顿措施,所以对现金贷平台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朗。实际上,非银消费金融机构的现金贷业务,受到强监管政策影响非常大,同时遭遇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正面迎击,未来生存空间或将被压缩。
正规军进场
现金贷,主要是指小额现金贷款,通常无抵押、无担保且用途不明确,借还款方式灵活,实时审批、快速到账。长久以来,银行信用卡提供了此一服务。
由于信用卡覆盖人群有限,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以“普惠金融”的名义为无法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人提供服务。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校园市场。
2011年,银监会出台政策,基本让银行基本上退出校园市场;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现金贷机构在高校攻城略地,在自杀和“裸贷”事件后被动地开始退出;近几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宣布相应号召,重回校园,提供低利率的贷款服务……在这种你进我退的游戏中,银监会的政策起到了决定作用。
国内某拥有网络小贷牌照的现金贷平台人士告诉第一消费金融,近段时间的强监管,对线上现金贷平台的影响主要不在资金,而是利率。银行介入市场,会让市场成为红海。
监管层去杠杆,严查银行资金去向,根据小贷注册资金审核放款规模,限制信托通道业务,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最终目的或许是希望让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放款。
当前非持牌现金贷机构的资金,经过了多层中介加价,到借款人手中成本较高。金融牌照衍生出来的牌照套利,让杠杆居高不下,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并且,最终钱由非持牌现金贷机构放出去,资金提供方很难把控风险。
“腾讯金融云现在给城商行、农商行布道,助力其完善IT系统,风控系统。政策调控下,同业难做,套利受限,委外受限,去杠杆化,虽然导致现阶段钱贵了,但长期而言钱会便宜,赚钱会辛苦,银行尤其是城商、农商行必须做好迎接互联网业务的准备,为互联网用户提供贷款,自己可以实时审核用户资质。”腾讯金融云蒋志刚告诉第一消费金融,“以后银行直贷,可以赚到8%以上的利息,而且风险也可控,比同业4-5%多两倍或者更多利润。”
超20%的资金成本
4月开启的强监管,导致银行收缩同业业务,放贷收紧。相应的结果是,现金贷机构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
据第一消费金融从业内人士处了解,目前二三线城市,现金贷业务每月还有10%左右的增长。被市场催生的借贷需求依然高企,而现金贷公司为了匹配市场需求,只能不断接受成本越来越高的资金,目前部分P2P资金方如有利网、团贷网要求现金贷机构付出的资金成本已经高于20%。
市场上一些偏短期借贷的现金贷机构,利率明显畸高,放款速度惊人,贷后被媒体频频曝光暴力催收,不良率持续升高,已经形成一定社会负面影响。此势头若不加遏制,可能会拖累最终的放款方银行业金融机构,酿成系统性风险。
江南愤青有言论认为,有的机构续贷率高,但也许里面有问题,因为逾期率和续贷率可能直接挂钩。如果市场调研发现,逾期予以续贷则逾期率不高,而逾期不予续贷则逾期率就高,说明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第一消费金融认为,强监管的政策,让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流量巨头会在未来进场收割中小现金贷机构,清理掉一批合规性差的平台,才能让普惠金融的光芒真正普照神州。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8